专家视点
养老基金踏步迎来多重利好
- 2018-03-05 19:05
- 来源:
3 月 2 日,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指引的发布,预示着养老目标公募基金的面世发行正式进入倒计时。
作为基金行业的参与者,
指引要求,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因此,在发展早期,养老目标基金将主要通过基金中基金(以下简称 FOF )的形式运作。从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验看, FOF 是可以实现养老资金追求稳健收益的优秀载体。
指引中明确提出,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控制基金下行风险,追求基金长期稳健增值。在我们看来,控制下行风险与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的要求,是指引的核心精神之一,也是今后投资管理运作的重中之重。这个要求贯穿指引全文,并通过对投资品种比例、管理人以及子基金的各种明确选择标准与限制加以执行。
指引同时通过增加最短运作周期设定、差异化优惠费率安排等要素设计条款,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指引的这个理念,与我们十五年来产品运作管理的实践以及投资者教育方向不谋而合。过往
除了对指引本身的学习之外,
扬帆起航,公募基金大有可为
首先,海外经验表明,养老金体系建设与基金行业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以美国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为例。 美国养老金体系由三大支柱(政府、企业和个人)组成,其中个人养老金制度以个人退休金账户制度(简称 IRAs )为主。截至 2016 年底, DC 计划(美国养老金体系第二支柱的重要构成)与 IRAs 账户持有共同基金的资产分别为 3.9 万亿美元与 3.7 万亿美元,占各自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55% 与 47% 。与之相对应的, DC 计划与 IRAs 等长期养老资金所持有的 7.6 万亿美元占共同基金资产净值总额的比例达 46% 。因此,共同基金在推动美国养老金体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基金行业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公募基金可以在养老金体系,尤其是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第一,公募基金覆盖投资者数量众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5 年年底,开放式基金个人投资者有效账户 6.78 亿户, 10 万元资产以下户数占比 93.5% ,且大多分布在 30-50 岁人群。相比之下,截至 2016 年,全国覆盖企业年金企业累计仅 7.63 万户,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比重不足 1% ;参加职工数累计仅 2325 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仅为 5.6% 。养老目标公募基金的问世与发展,将让更广大投资者享受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红利。
第二,公募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更灵活多元。由于公募基金产品线齐全、产品类型丰富,以及与其他资管产品在资产配置方面存在天然差异,因此,公募基金可以为养老金市场提供一系列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品种,满足不同目标退休日期以及不同目标风险预期的投资者需求。 2017 年 3 季度各类金融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构显示,非货币类公募基金的配置与保险、银行理财大为不同。
相较于保险、银行理财,基金资产配置更为灵活
资产科目 | 非货币基金公司 | 保险公司 | 银行理财 |
债券 | 48.79 | 34.24 | 42.51 |
存款 | 7.33 | 12.35 | 14.95 |
基金和股票 | 42.31 | 13.46 | 13.00 |
其他 | 1.57 | 39.95 | 29.54 |
第三,公募基金长期财富增值效应显著。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16.18% ,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 8.50 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 7.64% ,超出现行 3 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4.89 个百分点。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达 1.66 万亿元,为长期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
第四,公募基金具备丰富的养老金管理经验。根据人社部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数据,我国社保基金 18 家境内委托管理人中,基金公司占了 16 家,管理了超过 40% 的全国社保基金资产。另外, 21 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基金公司也占了 11 家。截至 2017 年二季度,基金公司合计管理企业年金组合资产 4.31 万亿元,占企业年金总组合资产 37% 。公募基金行业对目前各类养老资金的长期稳定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到,公募基金行业经过 20 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充分具备了参与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能力与水平。指引的问世,恰如万事俱备之后的东风,为养老目标公募基金的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更鼓励长期投资、更注重资产配置,更强调稳健收益,更优惠费用结构等产品要素设计,让养老目标公募基金成为个人养老产品的绝佳选择。
(二)回归本源,基金管理人砥砺前行
指引的问世,为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阵强心剂,打开了行业发展的新天地。
一方面,根据指引要求,养老目标公募基金发展初期将主要以基金中基金( FOF )的模式运作。这为具备优秀资产配置能力、投资风格清晰、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FOF 这一特定的产品类型则为广大的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了类似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载体。优秀的 FOF 基金管理人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精选具备优秀长期投资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完全可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被动,平滑收益,实现投资目标。
根据
数据来源:
另一方面,养老目标公募基金的问世,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优秀基金管理人作为 FOF 子基金备选品种,可凭借中长期稳健的收益和风格特征的稳定性获得更多资金偏好,为更广大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因此,基金管理人务必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积极参与到投资者教育、养老体系后续制度建设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中,为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