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
固收类基金审核趋严,机构发力权益类基金
- 2019-10-22 10:05
- 来源:
据
当前,债基中有一定比例为机构定制型,业内人士表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一直是机构资金投资避税的通道,此次规范固收类产品审核,机构定制的产品上报将受影响。
规范固收类基金审核
10月21日,国债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5年期主力合约创7月2日以来新低。截至收盘,10年期、5年期期债主力合约分别跌0.29%、0.13%,报价分别为97.785元、99.545元,创下7月2日以来新低。
某债券投资经理表示,债市下跌与公募债基审核受限有一定影响,如果债基审核难度加大,就会导致债券需求减小,在供给不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下,债券价格或者说发行成本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一位基金人士表示,上报的所有浮动净值型货币或需撤回,重新研究产品属性。
“确实收到了监管要求,监管对权益基金一直是鼓励态度,对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总体上保持控制的态势。不过,具体到每家公司和每只产品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某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另一家公募基金总经理则表示,暂未收到相关要求,公司目前在排队的产品也不多,媒体传出的要求内容不包含二级债基。而二级债基的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情况,适当配置股票,增厚基金收益,这与监管鼓励权益基金的发展是一致的。此外,他希望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金产品注册提速
事实上,此前监管对公募基金的审核流程与进度已经有所改变。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张华(化名)表示,之前上报的债券类基金产品都没有批,后上报的权益类基金反而先获批了。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也表示,今年申报的基金产品,会优先权益类产品审核,非权益类产品会被延迟处理。
对“通道”影响较大
Wind数据统计,有半年报统计的2238只债券型基金中,1063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在90%以上。总体来看,多数债基的投资者中,机构占比较高,俨然为机构定制型。对此,一位基金人士表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一直是机构资金投资避税的通道,此次规范固收类产品审核,机构定制的产品上报将受影响。
“现在很多公司的产品部都在和各个销售渠道商量撤哪些产品。”一位基金人士表示。“实际上,部分产品是由机构定制的,根据机构需求与渠道沟通,再进行产品上报。”
事实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风向标。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监管提倡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的背景下,公司前段时间发行了第一只权益基金。
除了发行权益类产品外,不少公司也在费率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引导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权益基金应从如何引导投资者建立合理预期、坚持长期投资出发。
此前,已有不少基金公司开始备战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据业内人士透露,中欧等首批6家上海基金公司试点,已有相关产品上报。浮动管理费产品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让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保持一致,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
此外,最近还有基金公司力推后端收费的基金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基金份额持有时间越长,申购费率越低,持有3年以上后端申购费率将接近零。这样也是为了鼓励长期持有,投资收益也有保证。”某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某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还正在通过产品结构、费率模式、投资策略、考核体系、投研体系、商业模式、客户定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来发力权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