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
基金电商七年之痒,“双11”刺激理财觉醒
- 2019-11-11 19:05
- 来源:
上海证券报报道,“当!”11月11日零点钟声的敲响,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
这是基金行业的第七个“双11”。基金行业与“双11”的缘分始于2013年,正是凭借“双11”活动带来的巨大用户流量,2013年11月14日,天弘余额宝规模突破1000亿元,这也是我国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
这也是基金电商走过的第七个年头。2013年6月13日,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
非货币基金销售占比逐步提升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让整个基金行业吃了一惊。把实现T+0功能的货币基金嵌入拥有海量客户的支付平台,不到半年的时间,天弘余额宝成为市场上首只规模突破一千亿元的基金,三四年的时间规模超过一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对互联网巨头而言,拥有海量的用户资源,在利率非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中,借助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能够在服务好投资者的同时还能使其获得较好收益。“账户和场景是销售商的核心竞争力。”上述人士说。
互联网巨头开始纷纷入局。2018年初,
竞争愈发激烈。今年10月,
沪上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目前代销基金规模比较大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主要是天天基金、蚂蚁财富以及理财通,未来有望强者恒强。
值得注意的是,依靠货币基金起家的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正在从单纯追求销售的数量,逐步过渡到重视销售的质量。以天天基金为例,东方财富2019年半年报显示,天天基金非货币基金销量首次超过货币基金。
“非货币基金销量占比过半,表明基金销售正式步入下半场。”上述基金研究员表示。
投资者的“陪伴”越来越重要
“长安鑫益首发的时候正好是春节档期,我去银行渠道当了一回临时工,当时天特别冷,我和小伙伴们在
彼时的曹玫或许难以想象,四年后的今天,长安鑫益基金最新规模已超过70亿元。数据显示,由
正是互联网渠道给了
“陪伴”成为越来越多基金公司正在做的事情。类似的还有,
在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看来,金融产品是不断进行变化的动态产品,服务必须贯穿于它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只有让投资者形成良好的盈利体验,才能真正留下客户。
“双11”刺激下的理财觉醒
“我的钱大部分都在余额宝里了,现在收益虽然不高,但总比没有强,而且可以直接消费。”当被问及此次“双11”如何付款的时候,90后女孩多多笑言,余额宝里攒的钱要一夜消失了。事实上,工作快两年的多多除了买货币基金以外,每个月攒下的钱也会去买基金。“在网上买基金很方便,我买了一些债基和股票基金,而且每天都会更新收益。”她说。
“双11”使得电商蓬勃发展,在它所形成的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像多多一样选择使用
从网络平台基金产品的销售情况看,以
这些信息无不彰显:居民的理财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投资者也正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