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
考核排名偏向长期,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战热度降温
- 2020-01-05 19:05
- 来源: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2019年公募基金年度状元新鲜出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度状元被
Wind统计发现,2019年主动权益类年终十强包括了广发双擎升级、创新升级、多元新兴、华安媒体互联网、银华内需精选等10只,前五名产品年度净值增长率均超过100%。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度10强产品的现任基金经理中,除去
在2019年年末,内地10家基金评级机构签署倡议书,今年起将不再对成立不足三年的基金进行评奖,公募基金行业正在掀起一阵回归长期价值投资的清流;如是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热炒年度状元的惯例在悄然改变,长期业绩成为行业所推崇的标杆。
聚焦2019年权益类领跑者,多位“新”基金经理一飞冲天
状元刘格崧的成功与下半年重配科技股密不可分。在稍早前接受采访时,刘格菘曾表示:“据我的经验,当行业供需结构突然发生变化,都是行业配置存在α的最重要源泉。例如,2013年至2015年的CDN行业,2018年四季度的生猪养殖、2019年的安全可控,行业基本面逻辑清晰,需求爆发的持续性和周期性比较长,是值得中长期重点配置的赛道。”
聚焦最终问鼎的双擎升级,以三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为例,刘格菘所重仓的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双擎升级、创新升级,还是多元新兴和小盘成长,某种程度上刘格菘采取的是同类化复制策略,依靠单一重配科技股取得了遍地开花的成功。但是,这种几乎摒弃差异化的思路也遭来了诟病,毕竟集中重配的行为在板块回调时面临较大的净值回撤风险。“如果将刘格菘经理管理基金的业绩指数化,并且和A股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涨跌比较,在2016年7月到2019年初,刘格菘经理的基金业绩是长期落后A股加权平均涨跌幅的,我认为刘格菘经理去年的业绩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指出。
此外,看2019年度业绩突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掌舵人多为“菜鸟”。在年度10强基金的掌舵人中,银河创新成长的
长跑健将年度业绩稳步前行,“跟随战术”尽享可观复利
与新人的成绩相比,多位在公募圈中早已声名显赫的明星人物去年同样录得不俗收益,他们的业绩基本稳定在同类前三分之一,同时基金净值全年的波动相对平稳,某种程度上也造就基金的规模稳步上涨,具体包括谢治宇、朱少醒、毕天宇、萧楠、林鹏、史博等等。
首先看朱少醒和毕天宇,两人不仅同时供职于同一家公司,而且两人在基金经理岗位的任职年限均超过了14年,这也是内地公募一项难以被打破的纪录。2019年,两人所管的产品均保持稳步前行的态势:毕天宇现管的两只产品年度收益均在75%一线;而
从具体的重仓股策略上看,两人均对看好的重仓股长期锁仓持有,以两人分别任职时间最长的两只产品为例,从Wind的四份季报来看,其第一大重仓股没有发生过变动,毕天宇看好
接受采访时,朱少醒指出:“我的投资注重企业基因,精选优质标的。所谓企业基因,就是指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稳定。长期看这类企业有更大概率在未来几年都获得高质量增长。分享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是成长型基金取得收益的最佳途径。”
与毕天宇和朱少醒相比,
当然,也并非公募长跑健将都在2019年交出满意答卷:同样从业时间超过10年,
公募状元魔咒破解不易,价值投资型选手有望“逆袭”
从公募的历史上看,过度消费年度公募状元的结果,往往造成了公募状元第二年掉入魔咒的梦魇。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基金经理年度夺魁,对于以赚管理费为己任的公募公司来说,大概率上会让状元参与多只产品的管理,用明星效应来吸金,同时公募状元也要在多个公共场合出席活动分散精力,加之中国股市热点切换较快,因此好的年度成绩大多昙花一现。
刘格菘又马不停蹄地挂帅了
不过多只状元产品去年的业绩依然尚可,长量基金分析师王骅用数据说话:“先从2019年的业绩看以往状元产品的表现,2018年冠军交银阿尔法去年上涨52.07%,2017年冠军东方红睿华去年全年上涨50.94%,2014年冠军工银瑞信金融地产上涨41.45%,他们尚且能够有可观表现的原因是这些基金大都基于个股的基本面投资,追求为客户提供α,并不是单一风格的β,相关投资也会基于较好的安全边际,不参与估值可能泡沫化的公司或行业。”然而,内地公募史上,尚未有一只产品和一位基金经理能够蝉联状元。
对此,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需要建立长期投资的信仰,评价一个基金管理人优秀与否,起码要站在3-5年的时间长度上,因为基金管理人的择时择股能力,需要不同的市场环境检验,投资风格、风险控制能力,也需较长周期体现。如果仅站在年度排名的角度上选择基金管理人,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未必能实现良好的投资预期。
在接受采访时,睿远投资的陈光明就表示:“价值投资其实也都是一个套利的过程,其实有很多都不是说一定要做得很长,之所以把长期和价值投资结合在一起,是说要有做长期判断的准备,万一不实现预期的价格的时候怎么办,你有长期这个工具保护就不会太担心,但是如果一两年内你的价格就已经实现了你就必须得卖,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所以长期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价格比价值低。”
此外,公募基金圈内也再逐渐认同价值投资型公募经理未来有望成为主流,这也跟公募急功近利的大环境逐渐改善有关。2019年底,10家基金评级机构签署倡议书,主旨在取消成立时间不长的基金的评价。汇总《红周刊》记者的采访,近一两年基金公司对于基金经理的考核也更偏向于长期,部分基金公司除了查看基金经理当年的排名,也将考核期拉长至2-3年。这也会对基金经理的操作和投资思路形成影响,因为考核偏长期,基金经理就有意愿去挖掘长期逻辑而不是顺着当期热点和短期趋势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