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终于回调,“躺平”还是“进场”?

2022-09-09 16:01 |

近期热门的新能源赛道开启了连续的调整,截至9月2日中证新能指数(399808.SZ)8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近13%。不少基民抓住“上车”的时机趁机加仓,也有基民担心这次的新能源会不会复制去年“茅指数”的走势。


图片来源:网络

本轮回调或是多重因素导致:

1、此前新能源板块的交易拥挤度较高,随着8月24日宁德时代披露了中报业绩,预期落地、部分资金开始集中兑现收益,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板块的下跌。

2、紧接着一则关于光伏逆变器行业数据造假的传闻,引起投资者不小的恐慌。虽然各企业紧急发公告澄清,但光伏板块依然受到了舆论和市场情绪的影响进一步下挫。

3、上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基金接连抛售比亚迪,此举也加剧了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担忧。

关于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的原因,市场上已有诸多解读。但随后任泽平便发表了“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一文,回应了关于巴菲特的减持以及他对新能源长期看好的观点。当然,投资者此观点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此轮新能源的回调是机会还是风险呢?我们认为:

1、从估值角度看,经过本轮调整,中证新能指(399808.SZ)的估值已经回落至30倍左右,接近5月初的估值水平,位于近3年10%左右的历史分位。当前板块估值并不高且交易拥挤度也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 wind

2、从基本面看,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行业盈利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拐点言之尚早:

首先,当前欧洲能源安全问题引发的能源焦虑,以及传统能源紧缺、能源价格高企,都加剧了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紧迫性。

其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为21.6%(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12%),我国有望在今年实现25%的渗透率目标。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将收益于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攀升。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风光储的渗透率依然有巨大增长空间。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250GW,明年有望达到350GW-400GW;中长期看,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具备较好经济性的光伏产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行业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3、从政策上看,我国加大对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工信部在8月25日的发文中表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此前踏空的投资者来说,调整或是逢低布局的时机。需要注意的是,赛道内细分板块的景气度和新技术的渗透,已经开始出现分化。对于非专业型的投资者而言,通过买入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进行布局,会是更好的进场方式。

风险披露及免责声明

本稿件仅代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团队在发布时的设想、分析及见解,并不代表中信银行全部立场,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亦不代表对业绩的承诺。未经本行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以任何途径复制或传送本文件各部分。有问题可咨询您的理财经理或拨打我行客服电话:95558。数据来源:Bloomberg、Wind,公开数据整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