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不看“砖头”看专利!中信银行科技成果转化贷精准滴灌,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 2025-09-29 09:57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锚定科技金融“黄金赛道”,以金融赋能为核心支点,坚定落实集团科技金融大文章战略部署,依托金控平台优势释放综合金融服务效能,自2024年率先试点“科技成果转化贷”以来,已通过该产品为35家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用“不看砖头看专利”的创新模式,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难题,让金融活水真正直达科技研发最前沿,以一场深刻的金融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命题。
破局:颠覆传统信贷逻辑,让专利化身“信用通行证”
从实验室的技术图纸到货架上的成熟产品,差的可能只是一笔“敢投早、敢投小”的资金支持,传统信贷依赖财务报表和抵押担保的底层逻辑,与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早期无盈利”的特性不相适应,这正是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痛点。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依托首都区域“产学研”融合优势,在总行的支持下率先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试点产品,以大数据技术重构授信逻辑,跳出“看账本、看抵押物”的传统框架,构建起以企业专利质量、技术水平、核心团队为驱动的新型授信评估体系,只要核心技术具备竞争力、专利拥有高含金量、核心团队具备强战斗力,即有机会获得信贷支持。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入围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名单,成为金融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标杆。
落地:企业早期遇“及时雨”,精准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锚定科创企业早期融资痛点,助力企业实现从技术成果到产业产品的落地,为其技术成果跨越“死亡之谷”迈向市场,架起坚实桥梁。
聚焦早期技术攻关,为前沿探索注入金融动力。北京某新能源企业深耕固态与半固态电池研发,处于研发关键阶段急需资金支持,但企业既无规模化收入,也无资产抵押,融资陷入僵局。北京分行运用“转化贷”快速完成授信评估,及时匹配800万元贷款,为技术研发突破提供支撑。
锚定硬科技突破,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中科院计算所孵化的某芯片企业,专攻高速PCIe互联芯片研发,其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目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平抑海外产品溢价,却因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未完全商业化,难以满足传统信贷审批要求。北京分行启动绿色通道审批,仅用一周完成500万元授信批复,精准匹配企业关键成长期资金需求。
覆盖多元化需求,实现综合金融赋能。北京协和医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孵化的某医疗器械企业,所研发的精准眼内液采集装置为世界首创,由于暂未盈利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北京分行依托中信企业家办公室“人-家-企-社”服务体系,全面响应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不仅以信用方式投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更联动代发、零售、财富管理等业务。
生态:从“单向服务”到“生态共建”,筑牢创新服务网络
在集团、金控及总行的悉心指导与战略引领下,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打造“金融赋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品牌,不断强化与科研院校及机构的深度合作,一年内成功与协和医学院、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十余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
2025年3月,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携手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举办“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金融赋能研究计划”座谈会,邀请医学院院长、转化中心负责人及投资机构、科创企业代表共同交流,不仅促成多方资源相互匹配、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更将自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融入国家顶尖医学科研转化网络。
展望:深耕科技金融赛道,锚定“领先特色银行”目标
从早期研发资金的精准滴灌到产业化授信的强力托举;从贷款服务的单点突破到多元生态构建的系统赋能,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通过精准、高效、多元的服务特质,努力成为首都区域科技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
展望未来,北京分行将持续深耕科技金融赛道:产品端,迭代优化服务体系,按需丰富产品矩阵,精准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生态端,深化外部协同联动,促进高校、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精准对接与共享;技术端,迭代完善智能风控模型,加速提升授信审批效率与服务质量,最终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融资服务体系。
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无捷径可循,唯有深耕不辍、久久为功。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始终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的初心使命,依托集团协同优势、金控平台赋能及总行专业指导,持续深耕首都科技金融生态,以“专业、专注、专心”的服务底色,扎实迈向“北京市场领先的科技金融特色银行”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