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报业绩

中信银行:抓住机遇 战略转型 提升服务

  • 2015-03-27 14:32
  • 来源:经济日报

2014年,中信银行通过深化改革和风险控制,实现了总体平稳、健康的发展。2015年,面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形势,中信银行立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出发点,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经济战略机遇,制定三年战略规划,竭力打造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实施战略转型;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趋势下,中信银行积极推进由传统金融到移动金融的转型,继续发力互联网金融,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移动银行的投入,通过多渠道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占比。

中信银行201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41,388.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7%;客户贷款总额 21,879.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1%;客户存款总额28,495.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6%;报告期内,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406.92亿元,同比增长3.87%。

定位“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  

2014年中信银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制定战略推进改革,强化风险控制,实现了总体平稳、健康的发展。

2015年3月24日,中信银行行长李庆萍在201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5-2017年中信银行发展战略将定位为建设综合融资服务银行,希望借助中信集团的综合平台为客户搭建更加全面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

2015年是中信银行新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建设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作为中信集团下属最大的子公司,中信银行希望借助集团的综合平台,为客户搭建既有金融方面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也有实业、同业方面的服务平台。

中信银行将按照新战略的总体安排,抢抓发展机遇。在未来三年规划当中,对业务、区域战略的定位都将符合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中信银行已经为京津冀一体化方面开通了信审绿色通道,另外也有专项信贷规模。中信银行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都要回顾和总结。在京津冀一体化方面工作情况。目前中信银行把集团的实业,如中信建设、中信地产、中信信托、信诚基金等都放在平台上,用来搭建综合服务。中信银行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精选了 20多个京津冀一体化项目。其中,16个项目已获批准,目前已投放的6个项目总金额已达80多亿人民币。

中信银行正在研究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在上海、天津、广东自贸区等地也在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

未来将加大手机银行投入  

中信银行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数量达4475.6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6.32%;个人客户管理资产达 9118.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77%。报告期内,实现零售金融营业收入237.88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19.90%。零售转型获得阶段性成果。

2015年3月24日,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国强在201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中信银行要进一步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占比,2015年将主要聚焦中间业务收入、核心存款、价值客户三方面。而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就在移动互联,今年中信银行将加大移动银行的投入。

2015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方面,中信银行将通过抓“硬转”、“软转”,进一步打造零售银行的经营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客户经营来提升网点产能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打造全渠道批量获取客户;全面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对全行的价值贡献。

过去的一年,移动金融发展高歌猛进,使得金融服务布局发生变化,传统金融服务逐渐向移动金融服务转移。中信银行作为传统银行中率先进军互联网金融的“触网”代表,今年中信银行要在移动银行上加大投入,其他业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批量式获客。

2014年中信银行推出了全新升级的移动银行3.0版,新版移动银行为客户提供了转账“0”元手续费、实时到账,并可进行语音搜索、个性化页面管理、手势解锁等多项人性化功能。移动银行作为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五大单品之一,体现出了快捷、安全和智慧,在同业中也是比较先进的。中信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信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已达645.2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了88.73%。

除移动银行外,中信银行还将推出直销银行、建设智慧社区O2O。通过搭建大众理财业务的直销平台,用简单化、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大众客户;建设智慧社区O2O,将以社区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同时,中信银行还将进一步强化与电子商务平台、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以及数据提供商的跨界合作,重点推进产品、渠道方面的合作,通过网络引导实现批量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