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报业绩

对公业务哪家强中信银行力推结构转型多点开花

  • 2015-04-10 14:45
  • 来源:投资时报

作为商业银行生存的根本,对公业务贡献了不少的利息收入。在各家银行争相抢占零售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同时,对公业务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女行长李庆萍履新后,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不仅推动零售业务转型、推进“互联网+”战略,其对公业务亦让客户感到 “稳稳的幸福”。

2014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实现公司金融营业收入626.76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52.43%;公司金融非息收入50.68亿元,占中信银行非息收入的18.01%。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公司类存款客户数35.5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98%;公司类存款余额22455.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4%。

对公业务结构调整 

《投资时报》记者获悉,在各种市场压力之下,中信银行对公资产的经营方式遵循“向存量要规模,向增量要效益”的思路,力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调整,将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保理、资产托管等视为重点业务。

数据显示,2014年中信银行公司贷款余额15249.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7%,其中人民币一般性对公贷款余额13509.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0.24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公司类存款余额22455.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4%;公司贷款余额15249.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7%;公司类存款客户数达35.5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98%。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增长较快。

2014年末,中信银行实现现金管理交易金额38.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46%;现金管理客户数20.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82万户,增长22.67%。现金管理交易笔数4509.78万笔,比上年增加1431.35万笔,增长46.49%,笔数替代率达到69.2%。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中信银行是国内最早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的银行之一,产品线全面覆盖现金池、收付款、智能存款账户等业务,为客户资金流、信息流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核心竞争力增强 

过去一年,中信银行对公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增强,无论是机构客户数量还是存款余额都较以往有了明显增长。

2014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各类机构客户约2.38万户,报告期内机构客户存款日均余额7128.15亿元,占公司类存款日均余额的34.34%,比上年增长1145.97亿元,增速超过公司类存款平均水平。

中信银行继续加强机构业务专业化经营,搭建系统性的机构客户营销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了与财政、社保、国土住建、医疗卫生、教育、烟草等社会公共领域机构客户的合作关系。中信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制定了“社保e+”、烟草金融、智慧旅游等特色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力度,研发并推广了财政集中支付电子化、银医通、银校通、彩票定投、住房公积金网络消费贷款等信息化产品,成功落地实施了百余个信息化项目,有效提升了机构客户服务水平。

在管理上,其对公客户实行的是分类分层差异化经营管理体系。举例来说,101户总行级核心战略客户由总行直接管理。并为总行级核心战略客户逐户制定了差异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出汽车、电力、电信、建安等7个重点行业营销指引,并与11家核心战略客户新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在现金管理、发债、票据池、项目融资等重点项目的营销中实现突破。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核心战略客户存款日均余额1918.07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407.94亿元,增长27.01%;实现核心战略客户非息收入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78亿元,增长26.68%。

打造特色供应链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金融是中信银行公司银行的特色业务。

传统银行业与传统制造业,都在互联网时代之下革新求变,而新的供应链B2B模式,则成为变化的突破口。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体系,即围绕核心及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结构的调整,则是将业务的经营视角从传统的大宗商品行业逐步转向消费类抗经济周期行业。

在行业内,中信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先行者,其成功上线海尔集团网络融资项目以及一汽马自达、大众中国等直连项目,同时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集中管理平台建设,加强风险控制,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海尔-中信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成为业内电商金融服务典型案例。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客户数8774户,比上年末增加739户,增长9.2%;融资余额 2511.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6.32亿元,增长15.99%;业务带动形成期末存款余额1493.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12亿元,增长 0.89%。

另外,中信银行加快推进现金管理产品创新,上线智能存款、代理支付、企业全流程商事通、B2B电子商务存货质押卖方在线融资,以及电子招投标金融服务系统,推动对公结算卡、电子委贷、B2B电子商务应收账款质押在线融资等产品研发,推进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建设及云服务平台部署。

为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该行继续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系统及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监督系统,不断拓展电信、保险等行业,成为余额宝、中国电信添益宝基金支付业务的唯一监督银行,现金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明显提升。

托管资产规模增长73%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中信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加快产品创新、培育市场特色,在公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产品等领域逐步建立了独特领先优势。

2014年末,其托管资产规模为35383.06亿元,比2013年增长72.9%。其中,养老金新增托管规模236.32亿元,总签约规模691.43亿元,比2013年增长33.76%。报告期内,实现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15.22亿元,增长96.13%。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多项托管规模总额位居行业前列。

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境内托管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信银行当年新增资产托管规模位居行业第三,托管收入同比增量位居行业第四。

数据统计表明,该行托管规模市场份额占比为6.56%,托管收入市场份额为4.11%,比上年末分别上升0.71%和1.64%,市场占比连续三年增加。

事实上,中信银行已成为公募基金、券商资金托管规模增长最多的托管银行,公募基金托管规模总额位居全行业第三位、股份制银行第一位,券商托管规模总额位居全行业第二位。

除此之外,该行对公重要业务之一保理业务也有明显的增长。

年报显示,2014年中信银行保理业务融资余额486.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4.88亿元,增长72.75%;保理业务有效融资规模973.59亿元,比上年增加563.88亿元,增长137.63%;实现业务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加2.66亿元,增长 1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