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发行回暖 未来两月偿债压力大

第一财经日报
2021-03-17 15:12 |

经历了2月发行的大幅回落后,步入3月,信用债发行逐步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本月信用债发行已达7777.44亿元,明显超过2月全月的发行规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方面体现了市场信用主体较大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永煤事件对信用债整体融资冲击影响的逐渐消退和信用债一级市场融资环境的改善。

尽管如此,后续信用债到期压力仍需关注。今年3~4月信用债市场将迎全年偿债最高峰,到期规模合计2万亿元左右。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提及,未来几个月市场违约率可能会出现边际上行,需注意再融资压力较大的企业。若部分尾部企业出现违约,或对信用债一级新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信用债发行持续回暖

受此前资金流动性和信用事件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信用债融资并不通畅。数据显示,2月信用债发行量仅5459亿元,环比下降6611亿元,净融资额仅958亿元,环比下降2519亿元。

其中,从发行结构上看,主要以超短融为主,占比从1月的40%进一步提升至约50%;中低等级主体发行占比下降;净融资额则主要来自私募债,主要券种中,短融和企业债净融资均为负值。

同时,因整体发行缩量,2月取消或发行失败的信用债规模下降至约425亿元,但占当月发行量的比重从上月的7.6%小幅提升至7.8%,仍处于较高水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这显示债市供需两端的情绪仍然较为谨慎。

到了3月,随着上述因素的逐渐消退,信用债发行正逐步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本月信用债发行已达7777.44亿元,明显超过2月全月的发行规模。

单就上周来看(3月8日~12日),信用债发行就超过3000亿元,为3605.35亿元,较前周2488.87亿元的发行量上升了千余亿;净融资为1264.39亿元,较前周的488.86亿元有显著上升,反映出发行市场的持续回暖。

“这主要与资金面较为平稳有关,3月以来DR007(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7天)基本保持在2.20%以下水平,市场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水平;另一方面,也与前期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减弱有关,再加上市场到期压力大,发债主体存在融资需求。”一位债市资深从业者对记者称。

具体分主体评级看,兴业证券(8.450, -0.07, -0.82%)研报显示,上周除AA-及以下等级外,其余等级信用债净融资均为正;分企业性质看,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信用债净融资分别为142.72亿元、1158.85亿元和-37.18亿元,分别较前周环比增加135.53亿元、587.40亿元和52.60亿元。

另就地域而言,上周一级信用债发行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区,三者发行占比分别为15.6%、8.0%和18.6%。可以看到,“各地区信用债发行和净融资总量节后继续回暖,上周信用债发行和净融资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仍主要集中在发债大省,其余地区变化不明显。”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黄伟平称。

还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债发行期限和发行成本也出现环比上升,进一步反映出当前市场融资环境的改善。其中,上周发行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3.90%,而前周为3.85%;上周信用债加权发行期限为2.49年,而前周为2.24年。黄伟平表示,票面利率越高,意味着发行贴近投标下限,也体现了投资者情绪较高。

偿债压力较大

尽管一级市场融资得到一定修复,但需注意的是,信用债仍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据统计,3月信用债到期规模为1.09万亿元,同时还有0.24万亿元进入回售期;另外,4月信用债到期规模达0.91万亿元,回售规模为0.23万亿元。无论是到期还是回售,3月和4月均显著超过全年其他月份水平,是全年的月度最高峰和次高峰。

其中,本周(3月15日~19日)信用债迎来了第一波到期高峰,将有2977.79亿元信用债到期,主要包括1990.28亿元AAA级债券到期和627.11亿元AA+债券到期等。

前述债市资深从业者对记者称,考虑到目前信用债正处于到期高峰,需关注再融资压力较大的企业,如果部分尾部企业违约,那么可能会对信用债一级新发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信用债市场而言,资金面剧烈变化并加剧债市波动的情况当前正慢慢得到缓和;同时,高等级信用利差波动趋缓,仍具备维持低位的基础。在这一情况下,债券能否顺利滚续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王青也称,信用债一级市场融资尚未完全修复,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券融资仍待解冻,局部再融资风险值得关注。他进一步预计,从违约率和总偿还量的正相关关系来看,未来几个月信用债违约率料将边际上行,信用风险溢价面临抬升,并且后续债市信用分层将继续演绎,等级利差面临较大走阔压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和协调可能会降低信用风险暴露的可能。中金公司(47.620, 0.52, 1.10%)研报称,比如,从永煤事件后金稳委快速发声,对于逃废债“零容忍”可以看出,监管对于信用债市场和违约风险持续关注,但监管并非“保刚兑”的态度也较为明确。

就近期债券市场违约情况看,据中证鹏元研究员史晓姗统计,1月至2月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共53次,涉及19家发行人。其中,首次违约的债券39只,涉及15家发行人,其中4家主体为首次违约,分别是广东太安堂(3.570, 0.03, 0.85%)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夏幸福(6.940, 0.08, 1.17%)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打开App阅读全文

原创文章为中信银行财富团队专业打造;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转载于第三方媒体,不代表中信银行立场。

为您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