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50亿 稳增四成
- 2011-08-29 01:12
- 来源:
8月29日晚间,中信银行集团(「中信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998;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0998)公布了经审计师审阅的201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信银行集团经营发展良好,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资产质量保持优良,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并实现各项监管达标。
经营发展开局良好
中信银行集团经营发展开局良好,突出反映在五个方面: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资产质量保持优良,经营规模稳健增长,公司银行业务保持较快发展,零售银行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集团实现净利润15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3.39亿元,增长40.61%;总资产达2.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9亿元,增长7.9%;客户存款余额1.8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24亿元,增长8.2%,客户贷款余额1.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6亿元,增长7.2%。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集团依据监管机构要求,积极防范化解贷款风险,保持了优良的资产质量,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与拨备的“双升”。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84.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减少0.98亿元人民币,下降1.15%;不良贷款率0.62%,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余额2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亿元,增长10.3%;拨备覆盖率238.23%,比上年末提高24.72个百分点;存贷比达72.15%,比年初下降1.03个百分点,低于75%的监管红线;资本充足率达11.40%,核心资本充足率达8.87%。
对公零售效益提升
中信银行的公司银行传统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信银行对公存贷款分别达1.49万亿和1.05万亿,稳居中等股份制银行首位;国际业务结算量达972亿美元,同比增速31.9% ,高出全国外贸增速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继续加快发展新兴业务,债券承销规模达372亿元,增长80%;托管资产余额2865亿元,增长67%;小企业贷款余额871亿元,增长32%;汽车经销商融资量1380亿元,增长30%。系统营销推动承销十分显著,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量2928亿元,增长44%;公司网银交易金额6.7万亿元,增长28%。
零售银行方面,中信银行负债营销能力增强,资产业务稳步增长,以零售银行部、信用卡中心和私人银行中心为核心的全功能零售银行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个人存贷款保持稳步增长,信用卡业务再上新台阶,私人银行业务实现新跨越,零售电子银行业务取得新突破:个人存款余额增加270亿元,增长10.2%;个人贷款余额增加245亿元,增长12.2%;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长23.1%,交易额同比增长62.4%,实现业务收入15.5 亿元,同比增长37.0%;私人银行中心管理资产规模比上年末增加160亿,增长79.5%;个人网银交易金额是去年同期的2.74倍,个人网银客户覆盖率达25.4%,比上年末提高1.99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在巩固对公业务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零售战略,为业绩的稳健增长注入了源源动力。自上市以来,中信银行净利润增幅一直保持在40%以上,07年增长超过100%,08年增幅6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幅较小,2010年增长在50%以上,而在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依然取得了40%以上的净利润增幅。
业务转型优化显著
2011上半年,中信银行的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在客户结构方面,上半年,中信银行对公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零售客户总量持续提升。对公有效客户数52355户,增长7.2%;其中小企业客户13531户,增长17.1%;零售客户总量达197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75%;其中私人银行客户15960户,增长58.7%;个人网银客户达到501万户,增长13.6%。
同时,中信银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1年6月30日,其小企业贷款增长31.8%,占一般性贷款比例提高1.2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增长12.2%,占比提高0.58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增长45.6%,占比提高0.44个百分点;汽车贷款增长40.4%,占比提高0.08个百分点。
第三是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和非息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5.62亿元,同比增加19.53亿元,增长74.9%;非利息净收入占比13.57%,同比提高2.74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的增加,主要源自手续费收入的稳定增长及汇兑净收益的大幅增加,中信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75亿元,同比增加14.39亿元,增长64.4%,其中咨询和顾问费、银行卡业务及结算业务手续费合计占手续费收入的70%以上。
管理水平不断增强
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风险管控措施显著增强 ,合规专业化管理能力显著加强。
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突出体现出“控制”、“精细”、“优化”三个特点。一是中信银行综合运用窗口指导、定期通报、利益转移、逐日监测等手段,加强资产负债调控,实现了存贷比自2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达标,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二是强化经营管理评价体系和资本预算管理,强化主线贷款利率定价管理,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为3.00%,同比提升34个BPS。三是中信银行通过动态设置考核目标,加强预算管理,确保收入结构的优化,成本收入比仅为29.72%,同比略上升0.16个百分点,在同业保持较低水平。
在风险管理方面,201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落实“一行一策”差异化授信政策,有效控制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退出力度,密切关注市场变动,主动压缩高风险外币债券,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进入开发和实施阶段,并正式启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
此外,中信银行在内控合规方面出台了案防纲要,开展“啄木鸟合规行动”,配合国家审计署全面审计,强化整改;在会计和结算方面,启动了集中化运营建设项目,加快了二代支付系统建设,成为首批开通人民币利率互换电子确认模式的银行间市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