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中信银行的企业担当

  • 2021-12-16 11:33

疫情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国内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作为社会经济的“血脉”,银行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商业可持续性,更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战略导向,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在中信银行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行长方合英就曾提到,面对复杂艰难的经营环境,中信银行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并将其归纳为“一个回归、两大转型、三个夯实”。其中,排在首位“一个回归”就是指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回归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

而在《中信银行2021-2023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目标中,中信银行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愿景,“有担当”依然被放在首位。

中信银行起步于中国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发轫之际,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市场需求的扩张,中信银行的外汇业务和国际业务一马当先,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创新窗口之一。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在疫情带来的冲击之下,还是面对“十四五”规划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的新需求,中信银行继续展现出了自己勇于担当的姿态。

紧跟国家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不断提速,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元和复杂,在许多探索与创新的重要节点上,都能看到中信银行的身影。

首次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首家开展速汇即付业务,帮助中国企业以自己的信誉首次在国外发行商业票据……随着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引进来”,中信银行为这些大型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逐步建立起公司业务的服务优势。

时代背景、自身格局和探索精神使中信银行在国内金融领域屡开先河,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令全球社会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围绕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监管部门多次召开会议,要求金融系统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定市场预期,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一次,中信银行依然展现了自己的企业担当。

疫情爆发后,中信银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助力民营、中小微和制造业等受冲击严重的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制造业、普惠金融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44%。为了做好“六保”、落实“六稳”目标,中信银行还开设了防疫物资进出口绿色通道,确保疫情期间跨界结算服务畅通;通过债券承销等业务驰援疫情防控,全年累计承销38单、累计268.9亿元“疫情防控债”。

而在2021年上半年,国家重点关注领域的信贷投放继续快速上量。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52亿,普惠金融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3.4个百分点,小微、涉农贷款分别增长1180亿和239亿,民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0亿。

虽然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在持续波动的全球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然面临重重考验。尤其是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之下,许多企业不仅需要更高效便捷的“存贷汇”服务,更需要建立数字化生存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数字化”排头兵的银行业也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已经针对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差异化解决方案。

为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服务效率和体验、满足银保监会提出的“提升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等要求,中信银行投产智能化产品研发信贷工厂,上线第一条信用类生产线并实现项目落地。

而面对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现状,针对小微出口企业“收汇难、时效慢、风险大、费率高”等问题,中信银行推出一站式外贸跨境电商模式。今年上半年,该业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18.45%,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71%。其中,信银致汇解决方案已经为超过5000家中小商户提供外汇服务。

“十四五”新征程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主题将围绕“高质量”展开。随着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等焦点议题延续到“十四五”,“共同富裕”成为新的发展目标,金融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拓展。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作为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性“小巨人”企业服务的。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工信部推出了三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包括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公司超过300家,未来,这些名单还将持续更新。

因为这些企业有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特征,对于未来产业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帮助他们登上资本市场“舞台”并且更好地成长,是银行的机会所在。但相较于传统企业,他们在资产性质、风险表现等方面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对银行的服务能力与创新勇气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从中信银行的实践来看,发挥金融重器功能、助力产业升级迭代责无旁贷。“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企业中的“领头羊”,是中信银行长期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客群。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在投研能力、产品设计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首先是投研能力建设。由于“专精特新”企业行业跨度较大,中信银行持续对大类行业和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专精特新”企业细分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不同类别,分别制定营销指引、拟定客户名单、组建专业团队,定制差异化策略,以研究驱动业务发展。

其次是产品创新,在对用户需求有了充分了解之后,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中信银行推出了科创企业信用贷、围绕主流私募机构开展的投联贷、具有较强股权增值空间的选择权贷款、大型券商辅导上市前的上市贷以及专业技术背景人才的创业贷等等。

在此基础上,随着中信银行将集团协同纳入“发展规划”,由中信集团旗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子公司组成的中信“联合舰队”成为其差异化优势所在。他们可以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全面合作伙伴,在客户的全生命周期里提供涵盖债券、股权、上市IPO等在内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中信银行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20%,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589亿元,远超时序进度。

根据中信银行的最新三年“发展规划”,除了加大对先进制造型和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业务发展,加强ESG管理等都是其未来的重要发力点。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落地全国首批“碳中和债”“乡村振兴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高成长债”等,引导债市资金精准支持国家战略。

要摆脱业务发展惯性、勇于探索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当下的银行而言,“有担当”不仅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更是在行业发展的转折中,抢占先机、建立护城河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