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
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 2016-09-05 15:21
- 来源:太原日报
近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6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中信银行迎难而上,克服利差收窄、风险攀升等因素的不利影响,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务规模较快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业务、客户及盈利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不良率逆势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总资产达56067.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6%;存款余额3455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6%;贷款总额27492.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2%。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增量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据介绍,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中信银行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大力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资产质量整体可控。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5.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5%;不良率为1.40%,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呈现逆势下降。
关键领域有效突破融资服务快速提升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L”型发展阶段,银行利润增速普遍下滑,行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在此严峻市场形势下,中信银行加快战略部署推进,关键领域实现有效突破,综合化经营保持了良好势头。
上半年,中信银行大力践行“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报告期内,中信银行表内外综合融资规模达到7.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
中信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综合融资服务模式的有益探索。据介绍,中信银行采取“银行+中信集团兄弟公司+本行子公司”的集团军作战模式,通过“商行+投行+租赁”“表内+表外”“对公+对私”“线上+线下”等综合化定制方案,为大量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一揽子定制化服务方案,成功实现了“两大煤”“四桶油”“五大电力”“十大军工”“五十强房地产”等重点企业客户的全覆盖,综合融资服务能力居于同业前列。
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协同作战成果显著
中信银行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优势,加强与集团层面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借助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深化与集团金融类子公司在产品、渠道和客户资源上的共享与合作,将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延伸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等众多金融服务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整合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集团实业类子公司资源,拓展核心实业子公司产业链,从而实现客户资源在“1+N”链条上的不断延伸。三大板块并驾齐驱大单品成业务亮点
上半年,中信银行公司、零售及金融市场三大板块并驾齐驱,业务转型成果显着,收入结构更加优化,各板块的大单品成为亮点。
公司银行业务持续保持同业领先优势。报告期内,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5.25亿元,同比增长5.35%。公司业务坚持“三大一高”(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高端客户为主体的客户营销体系)的客户定位,分为总分行两级战略客户、机构客户、普通企业客户和小企业客户五大类别开展经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合计54.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04%。业内首推的交易银行专属品牌“交易+”在上半年全面落地,线上客户累计交易1080万笔,交易金额超过30万亿元。
零售银行业务以建设“客户最佳体验银行”为目标,持续推进二次转型,做大资产业务、管理资产、收单市场三方面重点业务,取得了较好成效。报告期内,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7亿元,同比增长27.48%,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4.86%。零售非利息净收入115.47亿元,同比增长49.01%。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客户管理资产12147.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3%;家族信托业务余额达到19.6亿元,规模及客户数居同业前列;信用卡业务收入115.18亿元,同比增长31.92%;出国金融业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推出“全球签”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