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把握行业前行的脉搏中信银行多维度为特色化发展铺路

  • 2021-12-13 11:26

近年来,银行业竞争逐渐增大。如何寻找创新点、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银行需要破解的难题。

纵观整个行业,银行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提升服务力、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相似的举措往往导致同质化竞争,无法形成自身优势。在此背景下,中信银行提出了独特的战略愿景,即致力于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 其中,针对“有特色”这一维度,中信银行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持续推动深化转型,加深与集团协同化发展的联系,并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生态金融圈等方式,打造具有多重优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脱颖而出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挖掘市场潜力 

据悉,目前中信集团有五大板块:综合金融板块、先进智造板块、先进材料板块、新消费板块、新型城镇化板块。其中综合金融板块是主要利润来源,分别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牌照。

背靠中信集团近6万亿元资管规模的中信银行,拥有独一无二的协同优势,可谓是“生而优越”。

“在集团层面强力推动下,各金融子公司加强客户、渠道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研发产品,开展交叉销售,向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中信综合金融服务品牌不断巩固。”2020年10月,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署名文章时写道。

信息资源等共享无疑为中信银行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持。为了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中信银行将财富管理放在了企业业务的主要位置。加之集团资源优渥而带来的协同化发展效应,中信银行公私联动效应明显,并拥有了“对公之王”的美称。

依靠协同化发展,中信银行业绩得到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461.08亿元,同比增长4.33%,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6.86%。

“我们对公业务无论是存款量还是贷款量以及对公存款成本率和对公贷款收益率,都居于同业前列,特别是中信银行优势的战略客户和机构客户,对公司业务保持领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中信银行的高质量客户的有效占比,在同业中是最高的。

中信银行持续推进代发“十千万”工程,实现十万代发企业、千万代发个人客户、万亿代发额的目标,依托公司业务综合服务,为理财产品提供优质底层资产,也带动相关业务同步增长。

零售方面,中信银行也在持续发力,业务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4万亿元,在9家股份制银行可比口径排名第二;零售贷款余额1.9万亿元,排名同业第二。对于C端用户而言,一个APP就可以享受到整个集团的金融服务,中信银行也因此踏入了大财富平台时代。

据悉,中信银行将构建以“大财富”为主体的“大财富-大资管-综合融金”价值链,到 2023 年,零售营收在全行占比要超过 50%,零售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要站稳同业第一梯队。

两驾马车表现已然不俗,第三驾马车在协同战略的支持下,同样经营业绩亮眼。

例如,今年公司金融条线与金融市场条线加强联动,持续开展财务公司整体营销、代分行投资本外币信用债券业务,目前已累计代分行投资信用债券超过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外汇做市交易量6.73万亿元,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综合做市排名全市场第三,特色业务保持强势发展。

纵观中信银行的发展,中信银行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协同优势,在长板业务上巩固优势,从而与同行形成差异化竞争,实现经营业绩不断提升。

科技赋能创新产品服务 

当前正属于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运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科技赋能产业,提升产业的运营效率成为当前经济转型的重要议题。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潮中,传统银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挖掘新技术、赋能新经济、满足新需求。

中信银行也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和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加大前沿科技对银行发展引领和业务变革趋势的研究,以金融科技能力为永续动能,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近年来,小微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是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源泉和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的重要支撑。但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担保,银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顽疾由来已久。

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自2016年的27.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3.2万亿元。但是以经济贡献进行测算,小微企业融资仍有明显缺口,其贷款空间预计为当前规模的1.5-2.3倍。也就是说,小微企业融资对于银行而言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信银行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信号,打造了“中信易贷”特色品牌,帮助中小微企业便捷实现融资,用科技解决银行服务中的“堵点”。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线上客户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开展基于客户画像的精细化客户运营,为产品设计优化和触客营销提供了重要支持。比如,中信银行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累计获取个人客户 23.57 万户、带动活跃客户95.62 万户,带动客户管理资产提升 123.40 亿元。

风险防控方面,中信银行还致力于建立健全电子银行实时风控系统,强化对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客户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控和事中精准处置,确保客户体验及其交易资金安全。

互联网支付结算方面,中信银行还加快优化升级线上支付产品,全付通、跨境宝、信 e 付三大收单产品快速发展,线上支付结算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

在区块链技术运用方面,中信银行使用区块链与雄安新区管委会成功搭建了“资金管理区块链信息系统”,实现全链条信息整合、全流程链上支付、全过程资金监管,服务了超2100家施工企业、超4.2万农民工,解决了建设资金管理难的老大难问题,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成为银行业区块链应用的典范之一。业内人士认为,科技不会改变金融的实质,但是科技能够让金融服务效率更高,让资金供、需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好地解决。

中信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先进科技,不断创新产品,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契机,进行体系化建设,实现科技对业务的全方位赋能,用创新驱动运营效率提升,为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基石。

布局场景生态 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银行业变革的传奇人物布莱特金曾说,银行服务正从过去的线下网点,加速迁移到手机APP,未来将发生更多的变迁。中国的金融场景也在向线上化发展,场景为王的时代,银行也在抢占场景入口,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银行将通过五大路径激发新动能,其中之一便是以数字化赋能打牢基础,以生态能力实现弯道超车。

中信银行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在能力、产品、场景、服务等多方面,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共享价值,实现开放“共生”,借势发展。

在中信银行内部,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注重分层分群经营,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出国、养老、高净值客户、信用卡等细分客群市场和金融场景上另辟蹊径,在同业中处于“领跑”地位:私行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及增量同业领先;跨境电商结算量市场份额第一;出国金融及信用卡商旅客群规模同业第一。

而在外部合作方面,中信银行洞察用户新需求积极布局,打造金融场景,形成业务闭环,为用户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比如,中信银行推动“房生态”建设,强化场景客户转化,实现贝壳二手房按揭投放/系统直连率/居间管家等多个同业第一,累计入金规模1800亿元,低成本存款贡献超30亿元。仅上半年,贝壳二手房场景联动高价值客户超过13.5万户。

今年6月2日,华为公司在线上举行了HarmonyOS 2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中信银行作为唯一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首批合作,联合华为推出“中信银行”原子化服务,打造场景服务生态,将多个生活场景串联成智慧生活新平台,为HarmonyOS用户打造更加智能、流畅、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体验。

中信银行还跨界和各行业巨头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打造场景化的生态金融圈。比如,该行与中国银联开展移动支付合作,与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展跨界合作,成为余额宝的唯一托管行;上线了商户网络贷款,推出了二维码支付、NFC手机近场支付、薪金宝和跨行全网收单等产品。

此外,互联网与银行经营融合加深的背景之下,中信银行与百度共同成立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借助围绕个人客户和中小客户,在结算、资产管理、小额借贷等业务领域提供直销银行服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

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中信银行开放共生的合作模式,形成了创新型特色业务,这些将有利于重塑中信银行的传统银行业务、扩大其商业半径,最终沉淀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当下,银行业既要稳扎稳打高质量发展,又要创新求变,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复盘中信银行稳中求进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出,中信银行充分利用了集团及自身本来的优势,深入研究客户的真实需求,找准行业的增长点,主动发力,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差异化经营之路,打造出了一个有鲜明特色的股份制银行品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