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公告

中信债添利1号组合月度运作分析

  • 2009-01-19 15:23
  • 来源:

产品基本信息:

1、成立时间:2009年1月19日;
2、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3、投资范围:

限于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及分离交易可转债等,货币市场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银行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国债逆回购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型基金,信贷资产,首发可转债、首发新债、首发新股的一级市场投资等。投资比例为0-100%。

一、业绩表现

本月中信债添利1号组合的业绩表现如下表:

表1:月度表现表

  中信债添利1号(截至2009年9月30日)
份额净值(元) 1.0052
份额净值月度变化值(元) 0.004
月度净值增长率(%) 0.40
每万份累计净收益(元) 52.00

注:每万份累计净收益为自运作以来的累计收益。

运作以来中信债添利1号组合的单位净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信债添利1号组合月度运作分析

二、资产配置分析

截至2009年9月30日,中信债添利1号的资产配置比例如下表:

表2:资产配置比例

资产类别 市值(万元) 持仓比例(%)
固定收益类资产 29,030.91 73.32
开放式货币基金 0.00 0.00
央票 0.00 0.00
回购 0.00 0.00
现金及其他 10,613.93 26.81

注: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债券及债券型基金

三、本月市场及操作回顾

1、市场回顾

从经济基本面看,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说明了前一个月令市场失望的数据仅是一种扰动,经济复苏的趋势也更加确定。投资方面,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3.0%,比7月上升0.1%,尽管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该项月度增速数据有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看,今年3月后该数据就持续超过08年最高水平,说明截止目前今年投资都非常强劲。消费方面,8月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4%,实际增长17.8%,消费继续保持较强增长的势头。贸易方面,出口8月同比下降23.4%,环比下降1.6%,进口同比下降17.0%,环比下降7.2%,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出口的恢复始终较为缓慢,这与外需较弱相一致,而进口在6、7、8三个月出现了比较大的回升,反映了加工贸易正在恢复中,未来贸易温和复苏可以期待。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月增长12.3%,比7月大幅上升1.5%,工业生产重归增长趋势,也证明7月份环比低增速仅是一个“噪音”,我们认为未来工业生产保持年化15%环比增速的可能性较大。

从通胀方面看,CPI和PPI的同比降幅明显收窄,8月份CPI同比下降仅为1.2%,比7月份收窄0.6%,环比上升0.5%,食品价格上涨是其主要原因,PPI同比下降7.9%,比7月份收窄0.3%,环比上升0.8%,已是连续第5个月出现正值,这与今年3月以来原油、铜等资源品价格上涨近乎同步,因此我们估计年底前CPI、PPI都可能出现同比正增长,但短期内通胀应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政策面看,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苏宁行长讲话等政府方面的表态,都在强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监会也在8月底有所松动,调整了之前偏紧的调控措施。考虑到央行近几个月来一直为净投放,所以判断政策已转向紧缩的理由并不充分。

在市场消化8月份较好的宏观经济数据的过程中,同时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稳定在1.76%附近,使得9月份债券市场延续了前一个月的反弹行情,其中上证国债指数从8月末的121.28略微反弹至121.71,涨幅为0.35%。另一方面,虽然新股申购制度改革减弱了其对货币市场的冲击、2000亿元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也已经发行完毕,但是国债、金融债等供给压力依然较大,市场依然担忧承接能力,抑制了债券市场的涨幅。

从期限方面看,由于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稳定在1.7605%的水平上,使得债券市场参与者做多的信心得以保持,继续推动收益率曲线中短端下行。而由于通胀预期比较稳定,收益率曲线长端没有显著的变化。

从信用产品方面看,由于公司债开闸、银行资本充足率新规抑制了信用产品需求等因素的作用,继续推高了企业发债利率,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公司债收益率连创新高。信用利差继续扩大,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3年期AA级和AAA级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上升了40bp和29bp。

2、操作回顾

本月组合债券方面操作不多,仅择机买入部分可转债品种,同时积极参与了新股投资。组合中企业债、国债等其他债券品种的比例与上月末基本相同。目前组合中固定收益类资产主要由债券基金、企业债和国债组成。

四、下月投资展望

1、市场展望

从7、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波折看,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消费增长更是强劲,外需是薄弱的一环,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大趋势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市场中传言的“经济二次探底”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发生,但经济复苏速度同时存在着放缓的可能性,例如过早的推出偏紧政策。

从通胀水平看,尽管当前CPI和PPI仍为同步负增长,但环比增速都先后转正,当之后几个月翘尾因素消失后,它们可能在年底前出现同比正增长。其中PPI同比数据因为08年四季度的基数较低,可能出现一定的回升,并在上半年巨量货币投放的大背景下,引发市场的过度反应。

从政策面上看,8月份本外币新增贷款规模达到5415亿元,9月份初步统计的新增信贷4000亿元左右,其中中长期贷款可能仍可维持在5000亿元上下的规模。8月底,银监会的紧缩政策出现松动,而央行并未进行紧缩,近几个月都在净投放,说明高层并没有紧缩的意图,货币政策依然宽松。

从债券供给上看,按最新的财政部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看,10月的发行量相对于前两个季度都有所下降;国开行如要完成年初的发行计划,会有较大的发行压力;短融及中票发行规模继续保持一定水平,且发行利率有小幅上升;公司债重启发行,已过会的有1300多亿,供应充裕;09年以来企业债已发行规模高于往年同期,但近三个月发行速度明显下降,可能源于发行门槛提高与市场交投清淡。从债券需求上看,10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5600亿,而普通债券到期量为2112亿,处于年内最高水平,使得当月资金面趋于宽裕。

2、投资策略和计划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认为,节后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宽松局面可望延续,考虑到宏观数据和通胀因素,债市将从反弹行情进入攻守相持阶段。具体来看,由于债券发行利率快速上升,交易所新发高息票企业债显现出了一定的投资价值,需要重点关注。利率产品方面,虽然10年期与1年期利差大幅缩窄,但仍位于历史高位,显示出前者在整个收益率曲线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整体来看,由于实体经济回暖的趋势并未改变,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仍然将相对较小,因此仍需要谨慎控制债券仓位,抓住机会调整组合内券种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