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公告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2011年二季度报告

  • 2011-07-08 18:39
  • 来源:

一、产品业绩表现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以下简称“本产品”)于2010年12月10日成立。

截至2011年6月30日,本产品业绩表现如下:

表1业绩表现

6月30日净值 1.0040
累计净值增长率 0.04%
累计净值增长 0.0040
累计每万份投资者净收益 40元

二、产品组合基本情况

表2组合基本情况

单位净值 1.0040
股票 22.26%
债券 68.45%
基金 9.23%
其中:股票型基金 1.10%
现金 0.06%
合计 100.00%

三、投资顾问对资本市场的回顾及展望

本产品由中信银行与投资者指定的其他金融机构组成联合金融服务团队,向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团队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或“受托人”),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或“投资顾问”),投资者基于认可中信信托与泰康资产的专业管理能力而指定中信信托、泰康资产作为本产品金融服务机构。泰康资产对资本市场回顾及展望如下:

(一)宏观经济回顾

2011年上半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政策,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国内经济增长平稳放缓。具体看,1-5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5.8%的高位增长,其中房地产投资继续呈现较快增长,达到34.6%。消费增速平稳放缓,全社会零售累计增长16.6%,比上年同期放缓1.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家电等房地产相关消费放缓明显。工业增速保持平稳放缓,累计增长14%,比上年同期放缓4.5个百分点。全球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但复苏动能有所减弱。内外需增速放缓下拉我国外贸走势,1-5月累计出口增长25.5%,进口增长29.4%,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7.7和28.3个百分点;累计顺差230亿美元,同比减少35.1%。货币信贷受到有效控制,1-5月累计新增人民币信贷3.5万亿,较去年同期减少5000亿。同时M2增速逐步放缓到15.1%,低于16%的控制目标。整体经济基本面平稳放缓的同时,通胀压力仍然较大,3-5月CPI同比增速连续3个月在5%以上,6月将突破6%。

2011年下半年,预计国内经济将呈现环比低位平稳回升、同比继续放缓的格局,预计4季度回落到9%左右,全年9.4%左右;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同比将稳步回落、四季度回落趋势可能更为明显,预计年底有望回落到4%左右,全年5.2%。

其中,在收入增长和预期相对稳定下,下半年全社会零售可能将保持16-17%左右的平稳增长;在保障房加快开工下房地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整体投资有望保持23%左右的较快增长;下半年进出口增速将伴随内外需共同放缓,全年出口增速有望在22%左右,进口增速在25%左右,贸易顺差小幅收窄。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CPI同比可能逐月放缓,四季度回落趋势将更为明显。

在国内外经济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虽然控制物价仍是政府首要任务,但也要充分估计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紧缩立场将可能延续到3季度,但政策紧缩空间已经不大,预计可能加息1次。4季度随着经济下行、通胀压力缓解,政策执行力度可能略有放松,向经济增长方面倾斜。

(二)权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年2季度权益市场在资金面紧张以及紧缩政策持续加码等多重压力下,呈现震荡回调态势。

分月来看,4月份市场冲高回落,中小板和创业板延续一季度估值修复行情,下旬大盘股也在政策调控、资金面趋紧等因素影响下进入向下调整通道。从板块来看,机械、有色金属等周期性行业下跌较多。5、6月份,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难以缓和的预期,市场仍处于弱势震荡格局中。其中消费行业最为抗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金融服务等板块表现居前。6月下旬市场在通胀可控、紧缩政策压力得到一定缓解的利好因素推动下企稳反弹,板块方面,银行、房地产等前期超跌的权重板块成为反弹主力军。

截至6月30日,上证综指下跌5.67%,中小板综指下跌7.99%,沪深300指数下跌5.56%,深证成指下跌3.60%。

综合影响市场的各方面因素,预计3季度市场短期内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后期宏观经济预计对股市的影响趋于稳定;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偏低;政策面上,国际板和新三板的推出渐行渐近,可能对市场有一定负面影响,整体政策面呈负面;资金面上,场内、场外资金供给情况均较差,场际方面预计下季度加息压力仍存在。具体各因素的分析如下:

宏观经济方面,2季度通胀水平超预期,且在紧缩政策下经济增速逐渐减缓。数据显示,本季度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但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均减缓,当前信贷增量低于预期。根据当前形势,市场普遍预期最近几个月可能是通胀的高点,但对经济增速是否接近低点存在分歧。我们认为经济可能正处于敏感点附近,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未来经济走向,但不确定性在于货币政策未来的调控力度。综合判断,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趋于稳定。

政策面上,本期针对股市的政策主要是持续推进国际板和新三板的推出。其中国际板的推出预期将对B股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进而影响A股走势。此外, 国内出现首例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违规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可以预见未来针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更加严厉,这对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来看,我们对下期政策面判断为偏负面。

资金面上,6月份场内融资有所上升,特别是增发有加快趋势,同时新基金发行冷淡,场内供求情况变差;场外来看,保证金持续下降,新开户和新基金、证券方向信托发行持续低迷,表明资金入场意愿较差;场际方面,信贷投放低于预期、银行间利率攀升,因此场际资金环境差于上期,且未来3个月有继续调控和加息压力。

(三)固定收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二季度,市场弱势震荡,先扬后抑。

从基本面角度将,外围政局动荡,国外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内经济增长环比趋势放缓,PMI指数趋势下降;但是,一直高企的通胀数据和通胀预期,对债市持续构成了压力。

从资金面角度讲,4月-6月,央行每月均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市场流动性不断收紧;财政存款、国有企业红利上缴、银行季末考核等季节性事件,使得资金面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期间,央行进行了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面趋紧的情况阶段性得以缓解,但是也使得货币市场上不断高企的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债券市场方面,短期端收益率全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行,也带动了长期端收益率的上行。资金面对债券市场影响偏负面。

从市场面来讲,债券绝对收益率高于历史均值水平。市场情绪跟随资金面的情况短期内谨慎,但是中长期并不悲观。

总体来看,二季度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下跌0.25%,中债国债全价指数下跌0.35%,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上涨0.10%。分品种看,国债收益率曲线短期端上行约80bp,中长端上行约10bp;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曲线短期端上行约70个bp,中长端上行约20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以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曲线为例,短期端上行80个bp,中长期端上行约15个bp。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的利率产品估值已充分反映了CPI回落及政策紧缩步入中后场的预期,信用产品收益率曲线异常平坦,短端估值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总体而言,对3季度的债券市场看法为中性略乐观。

四、投资顾问对产品的投资回顾及展望

(一)权益投资回顾

4月份权益投资维持了防御性的投资策略。在仓位上,继续将仓位控制在低配水平上以应对市场震荡;在品种选择上,重点关注国内消费市场启动带来盈利增长的零售行业,以及部分安全边际高且业绩突出的银行、地产、煤炭等蓝筹股,并对前期涨幅较高的个股进行了获利了结。

5月份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逐步小幅加仓,仓位依然控制在合理偏高的范围内。个股的选择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从市净率、重置价值等绝对估值角度选择超跌个股,以周期股为主。一级市场以绝对收益为基础,只对质地优良的个股进行选择性申购。

6月份本产品维持了稳定的权益仓位,重点增持了估值偏低、政策压力趋缓的银行业中业绩表现突出的白马个股,并对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做了获利了结。

(二)固定收益投资回顾

4月份月末前集中减持了部分高收益、低流动性债券。期间择机开展了部分债券的一、二级套利,并以买入短期限短融的方式合理搭配后期流动性,以把握未来的调整机会。

5、6月份以持仓为主,获取债券资产的持有期收益。同时,对少量银行间债券进行调仓,久期仍维持中等适度水平;开展一定的回购操作,以增厚收益。

(三)权益投资展望

7月份,对权益市场的判断为持续震荡走势,仓位将继续保持稳定。投资策略上将密切关注经济形势、通胀水平的变化,以及监管部门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调控节奏,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同时继续挖掘结构性行情中的个股投资机会,自下而上精选业绩增长确定的公司。

(四)固定收益投资展望

总体仍以持仓为主,将根据债券市场走势对超调的短融、短端利率产品等参与波段操作。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
2011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