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公告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2011年三季度报告

  • 2011-10-21 16:14
  • 来源:

一、产品业绩表现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以下简称“本产品”)于2010年12月10日成立。

截至2011年9月30日,本产品业绩表现如下:

表1业绩表现

9月30日净值 0.9535
累计净值增长率 -4.65%
累计净值增长 -0.0465
累计每万份投资者净收益 -465元

二、产品组合基本情况

表2组合基本情况

单位净值 0.9535
股票 16.34%
债券 42.69%
基金 15.92%
其中:股票型基金 0.00%
现金 24.68%

三、投资顾问对资本市场的回顾及展望

本产品由中信银行与投资者指定的其他金融机构组成联合金融服务团队,向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团队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或“受托人”),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或“投资顾问”),投资者基于认可中信信托与泰康资产的专业管理能力而指定中信信托、泰康资产作为本产品金融服务机构。泰康资产对资本市场回顾及展望如下:

(一)宏观经济回顾

2011年3季度,政府维持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策效果有所显现。

国内经济增长平稳放缓,3季度数据基本符合市场平均预期。从整体看,各项数据放缓趋势没有变化,投资名义增速、零售增速等持续放缓,货币增速等货币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考虑到贷存比等约束和民间借贷问题的暴露,预计后续信贷增速和货币增速都继续走低。从物价层面看,8月CPI同比上涨6.2%,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涨幅比7月低0.3个百分点,略有回落。当月食品同比上涨13.4%,涨幅回落1.5个百分点;非食品同比上涨3%,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符合预期。9月,翘尾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比8月回落0.5个百分点,CPI走势看新增因素,即食品、非食品,预计同比保持高位平稳,维持在6%以上。但需要看到,前期针对控制通货膨胀的各项调控措施效果逐步体现。

(二)权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年3季度以来,欧债危机发酵、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A股市场在众多利空因素的拖累下大幅下跌,大盘屡创新低。从国内方面来看,现阶段政府仍将降低通胀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坚持紧缩性政策取向不变,造成宏观流动性持续偏紧。受此影响,部分上市企业运营情况持续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另外,受宏观流动性影响,股市资金面维持偏紧格局。与此同时,三季度海外经济复苏情况也不容乐观,欧债危机频频升级,美国长期受经济数据疲软的困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悲观情绪浓厚。

分月来看,7月份A股以震荡整理走势为主,前期跌幅较深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出现小幅超跌反弹,但大盘蓝筹股表现相对低迷。8月份,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市场在恐慌性抛盘中大幅下挫。进入9月份,因国内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海外市场剧烈震荡,股指震荡下滑。

从板块涨跌来看,在市场对整体经济环境担忧的情绪下,三季度大多数板块均出现下跌。其中建筑建材、钢铁、地产等板块受需求下降、政策调控等负面因素影响跌幅较大。

截至9月30日,三季度上证综指大幅下跌14.59%,沪深300指数下跌15.20%。封闭式基金价格指数下跌10.88%,偏股开放式基金指数下跌11.93%,跌幅略小于沪深300指数。

短期来看,市场受流动性紧缩、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制约,将维持震荡走势。但中长期来看,待国内通胀水平明显回落、外围市场企稳,A股可能在年内迎来反弹机会。

宏观经济方面,当前经济数据显示,通胀水平出现回落迹象,与此同时投资和消费的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受海外经济复苏疲软的影响,9月份贸易顺差有所下降。我们预计,四季度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速双双开始下降,宏观经济周期演化将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国外经济形势复杂,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市场估值方面,当前泰康股票库2011年PE为12倍,2012年PE为10倍。2011年业绩增长20.0%。2011年PB在2.1倍水平。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股市收益率达10.76%,比7年国债收益率高6.75%,超出历史平均水平1.9个标准差。据此,我们认为当前股市估值水平偏低。

政策面上,证监会将继续打击内幕交易作为执法重点,此外,新三板和国际板再次被提起并正在推进中,但短期对市场影响应不大;正面因素包括RQFII已获准,推出在即,或可为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但规模应该也不大,总体我们认为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呈中性。

资金方面,9月份场内资金供求缺口环比出现好转,主要原因来自IPO发行量和审核量环比明显下降;场际资金情况来看,当前基金仓位处于高位,新开户和新基金情况不佳,资金入场意愿较差,存量资金对市值的支撑力仍然在低位;场外资金方面,银行间票据利率持续攀升,显示实体经济流动性紧张。

技术面来看,中长期大盘受制于长期均线的压制,且短、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预示大盘短期仍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若未来大盘能够放量突破上方下降趋势线的压制,则意味着长达两年的震荡市将结束,市场有望走出趋势性行情。

(三)固定收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年3季度,市场弱势震荡,结构分化明显。受资金面预期因素影响,利率产品先抑后扬;信用产品则受供给增多、违约担忧等因素影响,维持弱势。

分月来看:

7月,债券市场整体下跌。上旬,数据显示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但放缓程度好于预期,打消了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肉价大幅上涨带动6月份通胀再创新高。7月7日,央行宣布再次加息,显示了政策调控继续偏紧态势。短期对债市形成一定的冲击。利率产品和信用产品的收益率曲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中下旬,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小,资金面持续紧张,短期端产品出现了较大调整。

8月,债券市场全月走势先扬后抑。上旬,公布的7月数据显示经济增长继续趋势放缓,CPI虽再创新高,但市场普遍预期8月通胀将高位回落,基本面对债市压力有所减弱。在资金面较为平稳的背景下,基本面推动债券市场止跌企稳,并逐步上涨。中下旬,随着央行公开市场1年期和3个月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调,提升了市场对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担忧,也抑制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市场情绪重回谨慎。到8月26日,央行调整准备金缴款的基数,将保证金纳入准备金缴款范围,此项政策使得货币市场的紧平衡状态再度被打破,市场对资金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紧张预期使得月末回购利率大幅上升,各券种的收益率也均有所上行。

9月,债券市场震荡上涨。上旬,8月宏观数据发布,CPI同比数据高位回落,环比数据也较7月略有下降,市场预期四季度通胀将缓慢回落;经济数据揭示了增长放缓的趋势不变。债券市场在基本面中性利好的背景下止跌企稳。中下旬,国际方面,欧美经济增长预期被频频下调,美国失业人数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欧债危机陷入僵局;国内,由于市场对准备金扩大缴存基数、及季末、节假日对资金面影响的预期已比较充分,资金面并未对市场产生较大扰动,月末,市场走出了震荡上涨的行情,主要体现在利率产品。而信用产品市场依然体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特别是交易所高收益城投债在信用担忧、季末止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幅走低。

总体来看,全季度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下跌0.49%,中债国债全价指数下跌0.07%,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2.81%。分品种看,国债收益率曲线中短期端上行约10-20bp,30年期品种下行约10bp;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曲线中短期端上行约7-30个bp,7年期品种下行约3bp,中长期端上行约10-20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以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曲线为例,中短期端上行50-100个bp不等。。

2011年4季度,预计国内经济将呈现环比低位平稳、同比继续放缓的格局;通胀压力继续缓解,同比将稳步回落,预计年底有望回落到5%左右,全年5.4%。

近期来看,9月中采制造业PMI回升至51.2%,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绝对水平仍处在历史低位,回升幅度也明显弱于以往的季节性,说明制造业放缓趋势不变,中采数据与汇丰数据的差异显示中小企业的放缓趋势相对更加明显;从外需的角度讲,欧洲的大部分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美国经济也趋势性放缓,显示外围经济疲软。4季度随着经济下行、通胀压力缓解,政策执行力度可能略有结构性放松,向经济增长方面略有倾斜。

资金面来看,8月底央行扩大法定准备金缴款的基数,其中10月、11月影响最大,资金面基础较为薄弱,但考虑到公开市场对冲因素,预计未来1个月内保持适度;从债券市场供需关系看,利率产品需求较好,信用市场仍是供大于求。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的长端利率产品估值已基本反映了CPI回落及政策紧缩步入后场的预期,但考虑到债务危机大背景下机构的品种偏好、未来经济增长的下滑,仍具备较好的参与价值,且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进展,仍将出现波段操作机会。信用产品收益率曲线异常平坦,短端估值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违约风险及供给压力使得信用利差高企,中低资质券种缺乏交易性价值,高资质品种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时点在于阶段供给的缓和。

总体而言,对4季度的债券市场看法为偏乐观。后市的操作方式仍将以部分底仓获取持有收益,进一步改善组合的持仓结构,重点加大对利率产品尤其是金融债及流动性较佳的信用产品的波段操作。

四、投资顾问对产品的投资回顾及展望

(一)权益投资回顾

7月份,在权益市场,本产品主要以结构调整和优选个股为主,增持了估值偏低、处于盈利增长拐点的煤炭行业,以及资源整合后业绩有望大幅增长的消费行业个股。对前期题材较好引起涨幅较大的次新股及时兑现了收益,卖出估值和基本面不具有优势的银行业股票。

8 月份,A 股市场受到多方利空因素的打压走势疲软,在此期间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投资策略,操作重点在于优化持仓结构,重点增持对象为估值偏低、业绩增速具有持续性的地产行业白马个股,主要减持品种为半年报不达预期、基本面失去吸引力的个股。

9月份,本产品配置思路为稳定增长与超跌周期股相结合,重点关注的品种是消费、零售以及煤炭板块的优质个股。同时,对前期跌幅较小、相对估值失去吸引力的部分股票进行了减持。

(二)固定收益投资回顾

7月份,债券持仓久期偏短,且持续保持约1/3 仓位在交易所放回购,获取确定性收益,减轻了7 月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带来的冲击。

8月份,保持低仓位、低久期,通过回购获取确定性收益。择机参与短投。

9月份,保持低仓位、低久期,通过回购获取确定性收益,择机少量参与利率短投。

(三)权益投资展望

短期内股指预计会维持震荡,但四季度待市场担忧的因素逐渐明朗,A股可能迎来一波反弹机会。在此轮市场下跌过程中,部分板块个股投资价值凸显,将从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基本面等不同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挖掘有业绩支撑但价值被明显低估的优质品种。

(四)固定收益投资展望

关注并在适当时机参与中短端利率产品短投,加大对高资质中期端信用产品的关注,择机加大仓位,并提高久期。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
2011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