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公告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2011年年度报告
- 2012-01-18 11:52
- 来源:
一. 产品业绩表现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泰—稳健增值”6号(以下简称“本产品”)于2010年12月10日成立。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产品业绩表现如下:
表1 业绩表现
12月31日净值 | 0.9431 |
累计净值增长率 | -5.69% |
累计净值增长 | -0.0569 |
累计每万份投资者净收益 | -569元 |
二. 产品组合基本情况
表2 组合基本情况
单位净值 | 0.9431 |
股票 | 14.73% |
债券 | 35.20% |
基金 | 31.80% |
其中:股票型基金 | 0.00% |
买入返售证券 | 15.59% |
三. 投资顾问对资本市场的回顾及展望
本产品由中信银行与投资者指定的其他金融机构组成联合金融服务团队,向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团队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或“受托人”),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或“投资顾问”),投资者基于认可中信信托与泰康资产的专业管理能力而指定中信信托、泰康资产作为本产品金融服务机构。泰康资产对资本市场回顾及展望如下:
(一)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2011年,GDP全年增长9.2%,呈现逐季走低格局,四季度放缓更为明显。零售名义增长17%,季度走势保持平稳,高通胀拉低实际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均保持较快增长,但四季度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放缓明显。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增长20.5%,进口增长25.5%,随着欧债危机负面影响显现,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全年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下降18%左右。CPI全年上涨5.4%,7月达到三年新高(6.5%)后持续放缓,年底回落到4.1%附近。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上调基准利率3次,6次上调1次下调法定准备金,并且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全年信贷新增7.47万亿左右,严格控制信贷月度均衡发放。
展望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GDP可能在8.4%左右,季度走势将呈现前低后稳升的格局。政府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将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改善预期有望在中期提升消费增长,消费增速可能保持在15%左右的平稳水平。企业利润放缓将抑制工业投资增长,房地产投资可能明显放缓,基础设施投资回归平稳,综合看投资增速将放缓到18%左右。国际经济可能继续保持疲软复苏形势,欧债危机加大下行风险,但出现衰退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口增速将放缓到10%左右。全年通胀将明显回落,预计CPI增长可能在2.7%左右,走势先回落后走稳,年中低点有望在2%附近。
预计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货币政策将回归真正的稳健,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全年信贷目标预计略高于2011年,但低于适度宽松年份,大约在8-8.5万亿左右。价格政策看,在存款搬家与温和通胀背景下,存贷款尤其是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下调1-2次;人民币汇率仍将根据国际形势小幅升值,但双向波动加大;数量政策看,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1-2个百分点,公开市场操作整体更为灵活;财政政策方面,2011年财政收入净超收将成为2012年财政政策保增长的空间。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保持消费政策连续性,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二)权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年,在国际、国内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下,A股市场全年四个季度仅有一季度涨幅为正,各板块收益满盘皆墨。
1季度,股市在宏观资金面有所宽松的背景下表现出回暖迹象。在此期间,受市场热点追捧以及周期类板块轮动助推,主板市场上演了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但同时,2010年受市场关注的中小市值股票在高业绩预期未能很好兑现的导火索下出现恐慌性抛盘,导致中小板逆市大幅下滑。
进入2季度,国内通胀压力迅速上升,引发市场对紧缩性政策预期不断增强,同时,欧美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再现。国内外多重负面因素轮番冲击权益市场,股指承压大幅回落。期间,因股价整体快速下跌且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回落,创业板成为这一轮市场回调的“重灾区”。
3季度以来,持续的通胀高企、流动性紧缩、经济增速下行,以及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整体偏于平淡等都加大了投资者悲观情绪,导致股市重心不断下移。
进入4季度,在通胀触顶回落,同时经济加速下滑的背景下,市场预期政策将有所放松,大盘在乐观氛围烘托下出现阶段性反弹。但随着政府对稳健货币政策基调的表态,投资者乐观预期落空,股市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出现更深幅度下滑,各市场指数连创新低。
2012年,国内经济处于增速回调与结构转型共存的阶段,现有的与传统投资模式相关性较强的产业将经历经济下滑阶段的向下调整,与此同时,符合经济转型方向、内生动力强的行业与公司将积聚较强的增长潜力。在对经济增速与经济转型的不同要求下,投资顾问认为2012年A股市场各行业间和行业内部结构性分化的局面将是常态。
(三)固定收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债券市场收益率在2011年上半年大幅上行、下半年则大幅下行,全年来看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下行,品种期限结构分化。从收益率变动来看, 1年期国债利率比年初下行58.33个基点至2.72%,而10年期国债则下行45.88个基点至3.42%,收益率曲线平坦化态势显著。进入4季度以来,在欧债危机持续深化、国内经济通胀数据快速回落、央行减少流动性回笼并于11月3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下,基本面推动利率产品、高资质信用债券中长端收益率快速大幅下行;但短端则受年末贷存比考核、揽储、财政存款下放速度低于预期等多项因素影响而维持高位,曲平坦化。从信用产品看,高资质跟随利率产品走强,但中低资质品种走势偏弱,主要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债券违约风险有所上升,加之有山东海龙短融进一步调降评级、城投违约担忧等事件影响,投资者参与度偏弱。
当前,债券市场各品种收益率已较年内高点大幅下滑,投资价值明显下降,部分券种投资价值已偏低,如10年国债收益率已低于历史均值水平并下降到1年定存水平以下。短期看,欧债危机持续、国内经济下滑、通胀回落、政策放松预期等因素作用,收益率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但欧美可能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国内政策基调也由控通胀转向保增长,货币信贷逐步放松,明年的中国经济和通胀有望较快企稳回升,需要关注债券的潜在风险。
具体看,2011年政策变量是影响市场的关键。数量上看,存准率下调幅度是明年市场流动性和资金面的决定性变量,若存准率下调及时充分,2012年流动性要较2011年好转,回购利率中枢有望下降,整体信用债在流动性逐步恢复后有估值修复可能。价格上看,基准利率下调与否决定了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在最多下调1次基准利率的假设下,预计10年国债的下限是3.10%。
四. 投资顾问对产品的投资回顾及展望
(一)权益投资回顾
2011年年初,出于对加息预期的判断以及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不确定,产品以较轻的权益仓位应对市场震荡,主要持仓为估值合理、业绩稳定的消费类个股以及前期超跌的化工股。随后,宏观经济数据的增强和对紧缩政策担忧程度的降低使得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产品在2月份加大权益投资力度,重点增持了地产、煤炭、有色等具有安全边际的低估值蓝筹股。同时,一季度产品重点减持业绩增长未能兑现的电子、信息设备等行业个股,及时规避了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大幅回调的风险。
在2季度市场冲高回落、各板块收益大幅下滑的过程中,产品择机对部分前期涨幅较好的有色、建筑、地产等周期类股票进行获利了结,并对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的医药类个股大幅减仓。二季度末,基于对下阶段市场回暖的预期,产品持仓中具有防御性的消费类品种比例相对降低,而金融、地产、信息服务等反弹空间较大的股票持仓比例所有上升。
三季度以来,股市受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继续走低,产品及时修正对市场的判断和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更加谨慎。在资产配置上,产品逐步优化持仓结构,注重稳定增长与超跌蓝筹股相结合,并重点加强对消费、零售板块的投资力度。
四季度末,产品在综合分析经济周期和行业趋势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对金融服务板块的投资力度,同时,在经济和通胀快速回落加大市场短期调整压力的情况下,产品择机卖出前期表现稳定、具有较好相对收益的纺织服装、商业贸易板块个股,以规避相关行业补跌风险。
(二)固定收益投资回顾
2011年上半年,产品通过积极的波段操作,稳步提高组合收益水平。一季度,受通胀压力加大、紧缩预期较强等因素影响,债市走弱后震荡,组合契合后市判断,通过一、二级市场大力增持中长期企业债等各类信用品种;二季度,4-5月债市震荡走强,6月受准备金政策超预期、半年末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影响走弱,组合在5月末根据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债券风险收益的预判,6月上旬降低仓位,减持了一季度增持的企业债尤其是中低资质城投等。三季度、四季度,尽管前期中低资质品种减持较为积极,但随着产品规模缩减及赎回节奏加快,组合重点关注流动性,搭配了货币市场基金,并在四季度随着债券趋势转强少量参与交易所高资质品种、债券基金等,在保证产品流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收益。
(三)权益投资展望
在市场整体震荡、行业股票结构性分化的形势下,投资顾问将延续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在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的基础上,努力发掘优秀公司的投资价值。在行业风格配置方面,产品将关注两条主线的投资机会:一是在经济明显下滑阶段,传统行业存在保增长的时机机会,对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式投资是投资转向的首选,关注与此相关的铁路、农业设备、电力设备等投资性行业;二是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消费、新兴产业的长期成长机会,如医药、商贸、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通信、汽车等行业都具有景气持续上升的趋势性机会。
(四)固定收益投资展望
2012年本产品的投资思路是既要关注机会又要防范风险,采取相对谨慎的投资策略。在市场相对平稳时降低久期提高仓位,重点捕捉利差收益;在市场不好时降低久期和仓位以规避市场风险。
目前初步判断一季度债券市场行情较为确定,二季度需要关注潜在风险,下半年则需要根据政策及实体经济变化相机抉择。具体到投资策略,回避中低资质流动性偏低品种,适度提升久期,以享受一季度的确定性行情。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
2012年1月18日